兒童節,是保障兒童權利、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節日。1925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于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,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首次提出了“兒童節”的概念,號召各國設立自己的兒童紀念日。1949年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會議,會中通過了保障全世界兒童權利,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決議,為紀念1942年6月被納粹德國屠殺的捷克利迪策村的88名兒童,決定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。1954年12月14日,聯合國教育科學文組織定11月20日為國際兒童日(TheUniversalChildren'sDay)。目前世界上一些國家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,稱為“國際兒童節”。在歐美國家,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,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;顒。往往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兒童節。近年來,美國的一些組織也開始考慮將兒童節定在6月1日。
俗話說:“3歲看大,7歲看老。”3-6歲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,人的很多性情在這個時候,就已經初步定型了。所以在這個時期,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和引導尤為重要。
3-6歲孩子情緒特點包括為易沖動,易外露,易感染。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控制力弱,言語協調能力不強,當外界事物和環境刺激時,情緒就會出現爆發性,常從一端發展到情緒的另一端,而且情緒變化會毫不隱藏的表現出來。寶寶的情緒具有情境性,常因周圍人的情緒波動而變化。
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,拿出他喜歡的玩具氣球等,告訴孩子停止哭泣就會獎勵小禮物。告訴孩子一會要玩很好玩的游戲,只有不哭的孩子小玩偶門才會和他一起玩。
3-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,所以父母和老師要給孩子創設一個有利于他們成長的環境,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孩子性格的養成,這樣才能塑造一個積極健康的小寶貝哦。